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疴,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xù)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為自己“請福續(xù)壽”,遂決定為祖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后,一氣呵成了這幅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福”字,并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yùn)當(dāng)頭,福星高照,鎮(zhèn)天下所有妖邪”。
孝莊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后,以75歲高齡得以善終。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xù)壽”帶來的福緣。事后康熙幾番重提御筆,卻再也寫不出其中的神韻,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
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這幅御寶有意無意間,創(chuàng)造了許多空前的紀(jì)錄,細(xì)品之下,真有佳作天成的味道。
此“福”的書寫不同于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俗語稱“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因此,自古從來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在這幅御寶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故而,這幅字也成為了現(xiàn)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之福。
更不可思議的是,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數(shù)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dú)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孝莊太后稱其為“福之本源”,民間則稱“五福之本,萬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