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CMM研究的不斷深入,其他學科也結合本系統(tǒng)的特點,陸續(xù)推出了自己的CMM模型。例如,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系統(tǒng)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等等:
?。?)SW-CMM (Software CMM) 軟件CMM
?。?)SE-CMM (SystemEngineering CMM) 系統(tǒng)工程CMM
?。?)SA-CMM (SoftwareAcquisition CMM) 軟件采購CMM
?。?)IPT-CMM (Integrated ProductTeam CMM) 集成產品群組CMM
(5)P-CMM (People CMM) 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
為了以示區(qū)別,國內外很多資料把CMM叫做SW-CMM。按照SEI原來的計劃,CMM的改進版本2.0應該在1997年11月完成,然后在取得版本2.0的實踐反饋意見之后,在1999年完成準CMM2.0版本。但是,美國國防部辦公室要求SEI推遲發(fā)布CMM2.0版本,而要先完成一個更為緊迫的項目CMMI。
CMMI(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這也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設想,他們想把現在所有的以及將被發(fā)展出來的各種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個框架中去。這個框架有兩個功能,第一,軟件采購方法的改革;第二,建立一種從集成產品與過程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包含健全的系統(tǒng)開發(fā)原則的過程改進。就軟件而言,CMMI是SW-CMM的修訂本。它兼收了SW-CMM 2.0版C稿草案和SPA中更合理、更科學和更周密的優(yōu)點。SEI在發(fā)表CMMI-SE/SW1.0版時,宣布大約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從CMM到CMMI的過渡。較之于前序版本只適合于軟件領域的CMM標準,CMMI更適合于軟件開發(fā)、電子制造企業(yè)、高端服務業(yè)、咨詢業(yè)等知識工程企業(yè)。
CMMI項目更為工業(yè)界和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個集成的產品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不同模型之間的不一致和重復,降低基于模型改善的成本。CMMI將以更加系統(tǒng)和一致的框架來指導組織改善軟件過程,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開發(fā)、獲取和維護能力。自1993推出CMM ( CMMI前身 ) 以來,曾引領美國、歐洲和印度軟件企業(yè)從作坊走向大規(guī)模作業(yè)生產。
CMMI的關注目標CMMI自發(fā)布以來,它所達到的目標就沒有變過,第一個是質量,第二個是時間,第三就是成本。不過特別強調的是,CMMI不是傳統(tǒng)的、僅局限于軟件開發(fā)的生命周期,它應該被運用于更廣泛的一個范疇——工程設計的生命周期。TSP的建立,也是為了支持CMMI的這樣一個系統(tǒng)。那么CMMI究竟是什么呢?它并不是一個過程,也不是告訴你怎么去做一件事情。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什么是CMMI,它就是各個進程的一個關鍵的元素,在很多領域里面一個集成的點。它是這樣的一個基本架構,能夠用來度量你的有效性和實用性;能夠找出這樣的一些機會,繼續(xù)改進的機會,包括在商業(yè)目標、策略還有降低項目的風險等方面。
CMMI的五個級別
CMMI一級,初始級。軟件開發(fā)過程是無序的,有時甚至是混亂的,對過程幾乎沒有定義,成功取決于個人努力。管理是反應式的,企業(yè)在一級上的項目實施對實施人員有很大的依賴性。
CMMI二級,已管理級。在管理級水平上,企業(yè)在項目實施上能夠遵守既定的計劃與流程,有資源準備,權責到人,對相關的項目實施人員有相應的培訓,對整個流程有監(jiān)測與控制,并與上級單位對項目與流程進行審查。企業(yè)在二級水平上體現了對項目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排除了企業(yè)在一級時完成任務的隨機性,保證了企業(yè)的所有項目實施都會得到成功。
CMMI三級,已定義級。在定義級水平上,企業(yè)不僅能夠對項目的實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并保障項目的完成;而且,企業(yè)能夠根據自身的特殊情況以及自己的標準流程,將這套管理體系與流程予以制度化,企業(yè)不僅能夠在同類的項目上得到成功的實施,在不同類型的項目上一樣能夠得到成功的實施??茖W的管理成為企業(yè)的一種文化,企業(yè)的組織財富。
CMMI四級,量化管理級。在量化管理級水平上,企業(yè)的項目管理不僅形成了一種制度,而且要實現數字化的管理。對管理流程要做到量化與數字化。通過量化技術來實現流程的穩(wěn)定性,實現管理的精度,降低項目實施在質量上的波動。
CMMI五級,優(yōu)化級。在優(yōu)化級水平上,企業(yè)的項目管理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企業(yè)不僅能夠通過信息手段與數字化手段來實現對項目的管理,而且能夠充分利用信息資料,對企業(yè)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次品予以預防。能夠主動地改善流程,運用新技術,實現流程的優(yōu)化。
CMMI實施的原則
1. 強調高層管理者的支持。過程改進往往也是由高層管理者認識和提出的,大力度的、一致的支持是過程改進的關鍵。
2. 仔細確定改進目標,首先應該對給定時間內的所能完成的改進目標進行正確的估計和定義并制定計劃。選擇能夠達到的目標和能夠看到對組織的效益。
3. 選擇最佳實踐,應該基于組織現有的軟件活動和過程財富,參考其他標準模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得到新的實踐活動模型。
4. 循序漸進的原則。軟件組織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軟件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成熟度。企業(yè)在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后選擇最適合自己在短期達到的目標,然后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走下去。
5. 過程改進要與組織的商務目標一致,與發(fā)展戰(zhàn)略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