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wǎng)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艷稀有珍貴,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yǎng)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鬼筆科竹蓀屬中著名的食用菌,子實體中等至較大,幼時卵狀球形,后伸長,菌蓋鐘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綿狀,孢子橢圓形。竹蓀口味鮮美,是著名的珍貴食用菌之一。菌裙和菌柄作食用,是高級的素食材料。優(yōu)質(zhì)的食用竹笙,其色澤淺黃、味香、肉厚、柔軟、菌朵完整。竹笙可以與肉共煮,成肉湯,味美。
材料:排骨,蓯珍竹蓀,黃瓜,蔥,姜。
調(diào)味料:鹽、雞精。
做法:
1、排骨洗凈,焯水后撈起洗凈備用;蓯珍竹蓀洗凈沙子,黃瓜切長薄片,姜拍松,蔥挽結(jié)。
2、鍋內(nèi)做開水,放入排骨,姜蔥,大火燒開后,微火燉一小時后放入蓯珍竹蓀再燉一小時。
3、放入鹽、雞精調(diào)味,起鍋前放入黃瓜,燒開即成。
原料:蓯珍竹蓀、老雞、香菇、大蔥、老姜、料酒一湯勺、鹽和蔥花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蓯珍竹蓀冷水泡發(fā)30分鐘,去掉雜質(zhì),擠干水分;
2、香菇泡軟后清洗干凈,對切備用;
3、把雞剁成塊后清洗干凈,在沸水中煮開,瀝干水分;
4、鍋中油5成熱后,放入雞塊、料酒、姜塊,大火炒出雞油;
5、將炒好的雞塊放入燉鍋,加入半鍋開水、香菇,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燉2小時;
6、再放入蓯珍竹蓀煲半小時,起鍋時放入鹽和蔥花調(diào)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