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被認為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家禽,它來自于野生的鴻雁或灰雁。中國家鵝來自于鴻雁,歐洲家鵝則來自灰雁。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鴨科動物繁雜,我們常說的大雁、天鵝、鴨、鴛鴦等都是鴨科動物。這些動物中的一些被人類馴化成的家禽,如綠頭鴨馴化成了家鴨,鴻雁馴化成了中國家鵝,灰雁馴化成了歐洲家鵝,疣鼻棲鴨馴化成了番鴨。
這些成員外形和習(xí)性各異:有些食植物,有些則食魚;有些只能飄浮在水面上,有些則擅長潛水;有些是飛行能力最強的鳥類之一,有些則不善于飛行。有幾種天鵝如疣鼻天鵝和大天鵝是體型最大的游禽,也是體型最大的飛禽之一。疣鼻天鵝也是最優(yōu)雅的鳥類,常見于歐洲的公園中,但是中國不太常見。駱賓王曾做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拂綠水,紅掌撥青波。"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年少時候的駱?biāo)?,足以見其才?
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jīng)馴養(yǎng)。現(xiàn)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yǎng)。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脖子很長,身體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腳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體重4至15公斤。孵化期一個月。棲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主要品種有獅頭鵝、太湖鵝等。
家禽,成年的鵝比鴨大,額部有肉瘤,頸長,嘴扁而闊,腿高尾短,腳趾間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雛鵝,剛剛孵化的鵝,黃色或黃褐交替絨毛,嘴扁,腳掌和嘴橘黃色。
家鵝,它是鵝類中的素食主義者,根本不會吃葷食,不要以為鵝長期生活在水里就會吃魚蝦等,而且長得比鴨子肥壯。其實它們只吃水生植物,藻類等,包括人為投放的飼料或青菜,最愛吃的是稻谷。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鵝是食草動物,鵝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yǎng)健康食品。鵝肉含蛋白質(zhì),鈣,磷,還含有鉀、鈉等十多種微量元素。
鵝肉含有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從生物學(xué)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zhì),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鵝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不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質(zhì)好,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別是亞麻酸含量均超過其他肉類,對人體健康有利。鵝肉脂肪的熔點亦很低,質(zhì)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201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更新了健康食品排行榜,首次為食品劃分了類別,鵝肉位居健康肉食排行榜首位。
藥療作用
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鵝血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達40%以上,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升高白血球,促進淋巴細胞的吞噬功能。鵝血中還含有一種抗癌因子, 能增強人體體液免疫而產(chǎn)生抗體。由于免疫功能和腫瘤的發(fā)病率有密切關(guān)系,大多數(shù)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其機體的免疫功能顯著下降。在鵝血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質(zhì),能通過宿主中介作用,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