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擊圖片可大圖察看)
此瓶高14.60cm,口徑7.60cm,足徑8.50cm。白色胎骨。廣口外撇,鼓腹下垂,束頸,厚唇口(口沿不夠平齊-有些“變形”),澀足滑底(早期特征),泥鰍背足脊,圈足淺矮足端平齊足墻較窄(定窯圈足器一般特征),底面有螺旋紋和個把棕眼;外壁裝飾為螺旋狀“同心紋”,頸部并列兩根凸弦紋,兩側(cè)各一“結(jié)繩紋”,總體亦如“臥腰”扎把的線繩;外壁施全釉,內(nèi)壁施半釉,釉質(zhì)乳白微泛黃(較之唐定而言;照片色彩有些失真),釉層肥厚,釉面瑩潤,腹部有明顯的“橫向”淚痕(定窯器特殊特征)和一大片、五星點“黏釉”,大片黏釉處胎骨裸露。內(nèi)外壁均有淺黃色土漬銹斑,內(nèi)壁無釉處尤甚。在60倍顯微鏡下觀察釉面,可見大而多的氣泡(定窯器一般特征)和帶過渡邊緣的圓形滲透性土黃色斑點(資料/研究表明:這種斑點是瓷器入土千百年來在地溫作用下礦物元素沁入胎體氣孔并逐漸蔓延的的結(jié)果。瓷器胎體的氣孔愈多,這種斑點也就愈多;瓷器在地下埋藏的時間愈長,這種斑點也就愈大、愈圓……。因而這種“斑點”被認為是出土瓷器不可偽作的“年輪”特征)。相關(guān)資料顯示,此瓶當為北宋定窯早期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