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quán)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
青銅鼎出現(xiàn)后,,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志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shù)量的規(guī)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志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quán)的象征、國家的重寶。統(tǒng)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權(quán)象征意義逐漸失去。以后,伴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xù)。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廟大殿前,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