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鑫】彈簧鋼的化學成分特點 1 碳含量
碳素彈簧鋼的碳含量一般為0.8%-0.9%,合金彈簧鋼的碳含量為0.45%-0.7%。
碳含量過低,達不到高強度的要求;碳含量過高,鋼的脆性很大。
2 加入Si、Mn
Si和Mn是彈簧鋼中經(jīng)常采用的合金元素,目的是提高淬透性、固溶強化鐵素體、提高鋼的回火穩(wěn)定性。
Si含量高時增大C石墨化的傾向,且在加熱時易于脫碳;Mn則易于使鋼過熱。
3 加入Cr、W、V、Nb克服硅錳彈簧鋼的不足
Cr、W、V、Nb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們可以防止過熱(細化晶粒)和脫碳,從而保證重要用途彈簧具
有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極限。
4 彈簧鋼的純度對疲勞強度有很大影響,因此,彈簧鋼均為優(yōu)質(zhì)鋼(P≤0.04%,S≤0.04%)或高級優(yōu)質(zhì)鋼(P≤0.035%,P≤0.035%)。
彈簧鋼的熱處理特點
常用方法:淬火+中溫回火
顯微組織:回火屈氏體
1 冷成形彈簧
通過冷變形或熱處理,使鋼材具備一定性能之后,再用冷成形方法制成一定形狀的彈簧。
冷成形的彈簧在冷成形之后要進行200℃-400℃的去應(yīng)力退火。
由于冷成形彈簧在成形之前,鋼絲已具備了一定的性能,即已處于硬化狀態(tài),所以通常只能制造小型彈簧。
2 熱成形彈簧
一般用于制造大型彈簧或形狀復雜的彈簧。鋼材在熱成形之前并不具備彈簧所要求的性能,在熱成形之后,進行淬火及中溫回火,以獲得所要求的性能。
在成形及熱處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表面產(chǎn)生氧化脫碳及傷痕。
彈簧在熱處理后通常還要進行噴丸處理,使表面強化并在表面產(chǎn)生殘余壓應(yīng)力以提高疲勞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