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量量具向您推薦明星產(chǎn)品--卡尺】
卡尺測量方法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nèi)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于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shù)。
尺身和游標尺上面都有刻度。以準確到0.1毫米的游標卡尺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標尺上有10個小的等分刻度,總長9毫米,每一分度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量爪并攏時尺身和游標的零刻度線對齊,它們的第一條刻度線相差0.1毫米,第二條刻度線相差0.2毫米,……,第10條刻度線相差1毫米,即游標的第10條刻度線恰好與主尺的9毫米刻度線對齊。
當量爪間所量物體的線度為0.1毫米時,游標尺向右應移動0.1毫米。這時它的第一條刻度線恰好與尺身的1毫米刻度線對齊。同樣當游標的第五條刻度線跟尺身的5毫米刻度線對齊時,說明兩量爪之間有0.5毫米的寬度,……,依此類推。
在測量大于1毫米的長度時,整的毫米數(shù)要從游標“0”線與尺身相對的刻度線讀出
【桂量量具向您推薦明星產(chǎn)品--卡尺】卡尺的歷史:
最早是出現(xiàn)在公元前6世紀的意大利吉廖島[1][2]。中國則在漢代有青銅制的游標卡尺[3][4]?,F(xiàn)代游標卡尺則是在1631年由法國數(shù)學家維尼爾·皮埃爾(Pierre Vernier)發(f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