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種植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棚內的溫度與濕度??刂茰厥掖笈餃囟鹊姆椒ㄓ泻芏啵菧厥掖笈餄穸认鄬碚f就比較難控制,棚內濕度過大會引起病害,那么制溫室大棚濕度有什么好方法呢?
勝寒養(yǎng)殖大棚為您支招:
1、自然通風法:即在保證溫室大棚幼苗不受凍害的前提下盡量多通風來排濕?!?nbsp;
2、病蟲防治無水施藥法:即采用藥土、煙熏法來防治溫室大棚內病蟲害。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又能控制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
3、深溝高畦栽培:即棚栽時宜選地勢高、排水方便的地塊。溫室大棚整地時一定要開好棚四周的排水溝,棚內采取深溝高畦栽培方式,畦高30厘米,以便濾水排漬?!?span style="line-height:1.5;">
4、地面全地膜覆蓋法:即畦面和溝全用地膜覆蓋,此法可降濕20-30%。
日光溫室建設跨度的選擇注意
溫室的高度與南北跨度,應根據(jù)當?shù)氐木暥葋矶āO旅婧唵蔚慕榻B一下日光溫室建設的的高度與南北跨度選擇有什么注意點。 因為高度與跨度決定著溫室采光面的角度,采光面的角度又左右著陽光入射角的大小。要保證陽光有較大的入射率,其入射角應小于40度。因為太陽光的投射率與光線入射角關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度范圍內,隨入射角的增大,光線的入射率下降,但是變化不明顯,當入射角大于40度以后,隨入射角的增大,其透光率明顯甚至于急劇下降。由此得知,溫室采光面的角度=900-太陽高度角-陽光入射角(40°)。太陽高度角一天之中,中午最大,早晨出太陽時為零,一般上午10點,下午2點時太陽高度角比正午可少6--7度。因此,溫室采光面的角度,應適當增加5--6度為好。 太陽高度角,由其所在地的緯度決定,不同地區(qū)因其所處緯度不同,其太陽高度角不同。所以,建溫室時,其采光面的角度應根據(jù)當?shù)靥柛叨冉莵頉Q定。 根據(jù)以上原理,在北緯36度地區(qū)建溫室,其南北寬(跨度)可用下面公式算出:溫室寬=溫室最高點高度×ctgɑ(ɑ為采光面角度)+后坡面的投影長度。其溫室設計高度為3米,后坡面的投影長度為1米,采光面的角度為23°(ctg23°=2.36),則其南北跨度為8米(3×2.36+1=8)。若溫室設計高度為3.2米,其南北跨度則為8.5米。
溫室大棚建設出現(xiàn)的問題
1、大棚土墻后坡缺少保護措施。一些大棚戶在后坡這個部位沒有遮蓋設施,以至于夏季常被雨水沖刷,從而影響大棚的使用年限。有些棚戶雖在后坡上覆蓋了一層塑料布,但常常是經過風吹日曬,一年不到,后坡就又裸露了。
建議:大棚后坡包上一層塑料布,再在外面包上一層無紡布。每10米左右用鋼絲封一下,這樣可保證五年左右,沒有太大的問題。 2、大棚內最后兩排立柱間距太大。大棚內后兩排立柱之間,其頂上的棚面部分常常是停放被卷好的草簾及卷簾機的部位,這個部位可以說是接受壓力最大的地方,常常會使上面的骨架變形。
建議:這兩排立柱間隔盡量縮小,應在80厘米左右,中間只建一條東西走向的水泥溝兼人行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