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滾子導軌的材料和技術要求
對交叉滾子導軌材料的主要要求是硬度高、性能穩(wěn)定,加工后不易變形,機械加工性能好、成本低。
滾動體的材料一般采用滾動軸承鋼制造,淬火后硬度達HRC60~66。
交叉滾子導軌常用的材料有:
低碳合金鋼:表面經(jīng)滲碳、淬火,滲碳深度為1~1.5(mm),滲碳層硬度可達HRC60-63.
合金工具鋼:淬火后低溫回火(180~200℃),硬度可達HPC60~64。這種材料性能穩(wěn)定,可制造變形小,耐磨性高的導軌。
氮化鋼:經(jīng)調(diào)質(zhì)成正火后,表面氮化,可獲得很高的表面硬度,但硬化層很薄,加工時應注意。
合金結構鋼:滲碳后低溫回火,硬度可達HRC45~50,加工性能較好,但硬度較低。
鑄鐵:在某些儀器中也被采用為導軌材料,硬度達HB230~240,加工方便,與之對應的滾動體采用滾柱。
交叉滾子導軌如何提升儀器精度
精密儀器導軌面的磨損,是儀器精度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導軌面的耐磨性是延長儀器壽命的重要途徑。除合理選用導軌類型外(如選用靜壓導軌,導軌的磨損就非常?。€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降低滑動摩擦導軌導軌面的比壓
滾動摩擦導軌,可以通過合理選擇滾動體的形式、大小和數(shù)量,以及導軌截面形狀,使?jié)L動體與交叉滾子導軌接觸處彈性變形在限定范圍內(nèi)。
2. 良好的防護和潤滑
導軌上加裝防護罩可以防止灰塵及污物落入導軌,減小導軌的磨損,同時還可以使儀器更加美觀。良好的潤滑可以減小交叉滾子導軌的磨損,減小摩擦發(fā)熱,以及防止低速爬行。
3. 選用合適的交叉滾子導軌材料及熱處理
滾動摩擦導軌常用耐磨合金鋼制造,精加工后進行熱處理和研磨,可進一步提高導軌耐磨性和壽命。
上述是減小磨損的一些措施,但多數(shù)導軌磨損仍是不可避免的,故設計時可采取調(diào)整的方法對磨損進行補償,或采取均勻磨損措施。
交叉滾子導軌的安裝步驟
1.用除油劑將零件基準面上的防銹油擦干凈。因被除去防銹油的基準面容易生銹,因此,可用黏度低的油漆上,再使用。
2.將零件 1~3 的側(cè)基面靠上定位臺階側(cè)基面后,用螺釘預固定在床身和滑臺基準面上,擰緊力不要太大,使零件底面與相對的基準面緊密接合即可。用壓板將零件壓緊,使零件的側(cè)面與安裝基準面貼緊。用力矩扳手按下表規(guī)定的力矩逐個擰緊零件的安裝螺釘,從中間開始按交叉順序向兩端擰緊。
3.將調(diào)整側(cè)的零件 4 作暫時的固定。
4.小心將保持架插入到中央附近。
5.將端部擋塊安裝在導軌端部。
6.將滑塊左右移動到盡頭,調(diào)整保持架到床身的中央位置。
7.把表頭打在滑臺的中心和側(cè)面。
8.將滑臺移至一側(cè)的盡頭,而且確認在調(diào)整螺栓正對處有滾柱后,輕輕擰緊調(diào)整螺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