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最優(yōu)點是易拆易裝,便于搬遷,符合游牧經(jīng)濟生活。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間手工藝人就能制作。還有,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nèi)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nèi)空氣流通和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fēng)吹雨打。很適合于經(jīng)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2、蒙古包是東南向而設(shè)的。這與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陽,有朝日之俗有關(guān)。但這種東南向習(xí)慣不僅是一種信仰,更多的是為抵御嚴寒和風(fēng)雪,包含著草原人民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因為他們居住在高寒地帶,冬季又多西北風(fēng)。
3、蒙古包通體呈現(xiàn)白色
4、蒙古包獨特的造型,具有計時功能。這是蒙古包與其他居室相區(qū)別的一大特點。
5、蒙古包是完全生態(tài)和環(huán)保的居室
蒙古人最尊重灶火,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貴。來家作客的人,別說踩進灶火的木框里,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前后出入的時候,要把袍襟撩起,生怕掃住灶火的木框(火撐外面的木圈)。支火撐、坐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傾斜。還忌諱向灶火灑水、吐痰、扔臟物,不能在灶火的木框上磕煙袋,火撐上更不能磕煙袋。更忌諱向灶火伸腿,把腿伸到火撐上烤火。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著灶火放置。要把剪子、切刀裝進氈口袋里,夾在蒙古包的襯氈縫里。忌諱用刀刃捅火、用刀刃翻火、用刀子從鍋里扎肉吃、用刀子在鍋里翻肉。
尊敬灶火的起因,可以從幾方面解釋??疾煸罨穑ㄏ慊稹?高勒木德)一詞的古義,指祖先留傳下來的家庭用火,高勒木德一詞的含義,是指主要的木頭、柱子、橫梁等。與此相關(guān),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供奉過火神與祖先的靈魂,這就是尊重火的歷史原因。我們的祖先不僅很早就回用火,而且差不多同時就開始祭火。
從祭火的祝贊詞中可以看到,蒙古人祭火是成吉思汗留傳下來的習(xí)俗。某一家的香火總是由那家的季子繼承,尊敬那一家的香火實際上就是尊重那家的主人。
蒙古包遷移的時候,一般用牛車或駱駝馱運。搬遷的時候,佛像、頂氈、氈門、套瑙一定要走在前面。把箱柜、哈那、烏尼捆成長方形狀,上面再放木門、氈門,在上面是套瑙,套瑙的上面是頂氈包裹的佛像。
牧民搬家的時候,鄰里都要來幫忙,將氈包等裝捆到車上以后,把熱茶、奶酪、餅子拿到蒙古包的原址上,為他們送行。先走的是佛像和套瑙,駝駝行動以前,牽駝的女人開始穿衣。這家的尊長為她鞴馬。女人牽上駝駝以后,繞著蒙古包的舊址,從東向南,順時針轉(zhuǎn)一圈,再上馬離去。這家尊長在氈包的舊址上穿好新袍,騎馬跟在駱駝的后面。主要是看看馱子是否傾斜、是否有東西掉下。小畜總是在最后,由老人和孩子趕著前進。
蒙古包運走以后,要把原址打掃干凈,牛練繩下面的糞便要清除,春秋季節(jié)一定要把火種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