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專家柴昶說,近年來,輕鋼別墅在我國不只用于臨時性建筑,而是一整套的輕鋼結構房屋住宅體系,這一體系代表了當今世界先進住宅房屋的主流趨勢,是對我國傳統(tǒng)建筑方式的革命性突破。目前,該體系已經廣泛應用于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多、高層住宅,其使用壽命可達95年之久。
輕鋼別墅走入尋常百姓家
據(jù)了解,輕鋼結構體系在鋼結構建筑領域中,其用鋼量最省,材料損耗幾乎為零,同時,它還具有建造裝嵌速度快,防風、防震、防蟲、防潮、防火、防腐等優(yōu)點,是一種完全符合節(jié)能要求的房屋體系。由于這種結構自重輕,抗震、保溫、干作業(yè)施工、節(jié)水效果顯著以及工期短、成本低等優(yōu)點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近年來,在美國、加拿大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在歐美國家,大部分私人住宅都是別墅形式,而且土地資源相對比較多,土地實行私有制,因此,輕鋼結構集成房屋在歐美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居住形式。
輕鋼結構集成房屋引入中國的時間很短,最初僅用于臨時性建筑,直到目前,這種結構形式仍然廣泛應用于各種臨時性建筑。但是隨著資源逐漸短缺、各種自然災害的不斷侵襲而輕鋼結構建筑在自然災害中發(fā)揮的優(yōu)越抗震性。使得人們更加重視。目前研制銷售的輕鋼別墅在使用性質上發(fā)生了改變——是一種適合人居的、高品質的輕鋼結構集成房屋。
近年來,我國多處發(fā)生了地震。據(jù)國家地震臺網(wǎng)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4年中國地震臺網(wǎng)共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703次,平均每天1.9次。其中3.0—3.9級552次,4.0—4.9級121次,5.0—5.9級24次,6.0—6.9級5次,7.0級以上1次。
大地震是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級地震,但災害損失最嚴重的是云南魯?shù)?.5級地震,該地震共造成了6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200億元。
2015年,全國有8個省份記錄到5級以上地震,5級以上地震共發(fā)生了43次,其中5.0-5.9級35次, 6.0-6.9級8次,7.0級以上0次。大的是2015年7月03日新疆和田皮山縣6.5級地震。
輕鋼別墅.jpg
從災區(qū)傷亡的報告來看,絕大多數(shù)地震死亡源于房屋倒塌后壓砸室內居住或活動的人員,有的直接被破壞構件砸死,有的被困后因不能及時得到營救,長時間窒息或失血過多而死亡。
輕鋼別墅是這幾年推出的一種新型住房,輕鋼別墅和傳統(tǒng)的住宅是完全不同的,可以承受9級地震,除非遇到地陷,不然輕鋼別墅是不可能倒塌的。那么,輕鋼別墅是怎么做到抗震9級的?
輕鋼別墅是怎么做到抗震9級的?
輕鋼別墅.jpg
他的承重結構如上圖所示,輕鋼別墅使用的龍骨間距以及連接件都是經過計算而設計制作的。鋼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因此在地震中也不容易被折斷,同時輕鋼房整體重量輕,是磚混房的五分之一,同時輕鋼房整體強度高、鋼性好、重量輕,抗震性能是磚混結構的2倍以上。
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引進了輕鋼別墅,但是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還沒有大范圍普及,僅限于公共建筑、別墅等項目。如今,隨著我國的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和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輕鋼別墅的造價有所下降,目前已經和磚混結構的造價差不多了,可以為普通大眾所接受。
從目前來看,世界范圍內還沒有靠得住的地震預警技術。我們與其將自己的生命交給未來的不確定性,還不如建一棟可以抗震的輕鋼別墅。
“被動式住宅”,這是近幾十年來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大力發(fā)展的新型房屋,融合了幾十年來房屋科技發(fā)展的結晶!具有保溫隔熱、節(jié)能環(huán)保、冬暖夏涼、溫馨舒適等特點,是新一代住宅形式,也是未來住宅的發(fā)展方向!
相對于傳統(tǒng)的“主動式住宅”來說,在冬季不需要主動消耗能量提供供暖,在夏季不需要通過空調消耗電力制冷。
通俗地講,“被動式房屋住宅”可以說是僅僅靠住宅本身的構造設計,就能達到舒適的室內溫度,滿足‘冬暖夏涼’的要求,不需要單獨再另外安裝供暖設施的住宅,即,不需要‘主動’提供能量的這樣一種房屋。
聽上去很牛X的樣子,它是怎么做到的?下面是一個被動式住宅示意圖,如果你讀了小編前幾篇關于房屋保溫、通風的文章,你就會發(fā)現(xiàn),“被動式住宅”,離我們并不遠,只要伸伸手,你就能與它相握!
首先,來看看地面保溫隔熱。這只是在整平的地基上鋪上一層擠塑聚苯板保溫,然后進行鋼筋混凝土墊層施工罷了。
其次,是墻體保溫。也只是在墻體裝飾前增加一層巖棉或玻璃棉等保溫材料做的保溫層而已。
輕鋼別墅墻體.png
然后是斷橋鋁中空玻璃保溫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