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最早出現13410007264于80年代后期,由于其高速、設計靈活、成本低、延時可預測等特點,一經面世便得到廣泛的應用。世界各主要PLD廠商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CPLD產品,如 Altera公司的 MAX系列,Xilinx的XC9500和Spartan系列,Lattice公司的ispLSI系列等。
1.l 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特點
與傳統的FPGA相比,CPLD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延時可預測性。在互連特性上,CPLD采用連續(xù)互連方式,即用固定長度的金屬線實現邏輯單元之間的互連,避免了分段式互連結構中的復雜的布局布線和多級實現問題,能夠方便地預測設計時序,同時保證了CPLD的高速性能。用戶的仿真與實際系統集成后無太大的時間差異,不會給系統造成性能的波動,即系統具有穩(wěn)定的可編程性,這使得軟件控制下硬件的改變不受器件的影響。
參考鏈接:http://www.17led.com/LEDdisplay/2008-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