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建設的步驟二定“標尺”。
“標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設時參照的標準立柱。一般是以棚東西兩頭的立柱作為“標尺”。以在壽光地區(qū)建棚為例,假若大棚后墻內高4.5米,可選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別為: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前兩排之所以選擇加重立柱,是因為大棚建成后,該處將承受卷簾機和草苫的總重量。在選好立柱之后,再根據布線圖,分別把棚東西兩頭的兩列立柱埋設好即可。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為60厘米。并且,排立柱要偏北一些,從而能使得后墻上的斜立柱(菜農俗稱“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與水平線夾角45°左右,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排立柱的承載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內冬季的日照時數。
蔬菜大棚土壤鹽漬化的原因
有種植經驗的菜農朋友都知道,蔬菜大棚種植了幾年之后,土壤都會出現鹽漬化。鹽漬化會使蔬菜因吸水困難,造成生理干旱,代謝紊亂,表現為種子播種后出苗緩慢,出苗率降低,就是出苗了也會逐漸死亡;植株矮小,生長停滯,根系生長受抑制,根尖及新根呈褐色嚴重時,整個根系發(fā)黑腐爛,失去活力,葉片卷曲、缺綠,葉尖枯黃卷縮,受害重時莖葉枯死。
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出現鹽漬化的原因有哪些?1、蔬菜大棚作物的施肥水平較高,施用量大大超過吸收量,有些不能利用的成為“副產品”殘留并積聚于土壤內,尤其是一些農戶為了追求產量,進行過量施肥,加劇了大棚土壤的鹽漬化;
2、蔬菜大棚內溫度較高,蒸發(fā)量大,水分蒸發(fā)時又把鹽分留在了棚內土壤表面;
3、蔬菜大棚通常處于密閉狀態(tài),鹽分得不到雨水的沖刷和淋洗,因而不斷殘留在土壤耕層內,造成大棚土壤鹽漬化;
4、由于大棚的溫度高,人畜糞尿迅速揮發(fā)分解,大量的氨被揮發(fā)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鹽、有機鹽和無機鹽殘留于耕層土壤內,造成大棚土壤板結,鹽漬化。
溫室大棚保溫被一般采用超強、高保溫新型材料多層復合加工而成,具有質輕、防水、防老化、保溫隔熱、反射遠紅外線等功能,使用壽命可達5-9年以上,保溫效果好,但是我們在給溫室大棚加蓋保溫被時,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期準備
因保溫被比草苫子薄,不能用大機頭卷簾機,應采用保溫被專用卷簾機配套使用,并且卷簾機橫卷桿每隔0.5米要有一個固定螺母,以利于穿鋼絲固定溫室大棚保溫被。
(二)上墻固定
保溫被在溫室大棚后墻上,應固定在墻頂中央,做到墻頂向北有一定傾斜度,并用完整防水油布覆蓋,以利于雨水向外排放,防止浸濕保溫被;
(三)沙袋重壓
保溫被覆蓋好后,溫室大棚東西墻體上應搭壓30CM,用沙袋壓好,防止被風吹起,降低保溫效果;
(四)地面連接
保溫被覆蓋溫室大棚到底端時,應及時清除地面積水,防止浸濕保溫被。有條件時,在地面與溫室大棚膜交接處放置舊草苫子,防止保溫被接觸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