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建造技術,主要的分為三大階段:蔬菜大棚建造類型與性能、規(guī)劃設計、建造方法。塑料蔬菜中棚建造的方向很重要,南北延長的大棚受光均勻,適于春秋生產(chǎn);東西延長的大棚冬季光照條件好。
1)小棚主要用細竹竿或竹片、荊條、6-8公分的鋼筋等作支架材料,彎成拱型骨架,中高1-1.5公尺,跨度2-3公尺,每隔60公尺順序插入架材,深約20-30公分,長度依地勢而定,骨架上覆蓋塑料薄膜。
2)棚型與高距比,棚型與高跨比主要關系到大棚的穩(wěn)固性。在一定風速下,流線型棚面弧度大,風速被削弱,抗風力就好些;而帶肩大棚高跨比值小,弧度小,抗風力差。
3)大棚的規(guī)格與方向,南方大棚一般長30-50公尺,寬6-12公尺為宜。
4)場址選擇與規(guī)劃,大棚的場址應選向陽、避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質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圍無高大樹木和建筑物遮蔭。
5)主要由立柱、拱桿、薄膜、壓桿或8號鐵線組成。
6)蓋膜:薄膜用無滴膜,寬度根據(jù)棚型跨度選擇,先從兩邊下手,再依次往上覆蓋,兩幅膜的連接縫相互重疊20公分,棚膜上兩拱桿之間設一壓膜桿,壓緊薄膜,使棚面成互棱型。
7)安裝拱桿和拉桿,拉桿選擇鴨蛋竹,固定在立柱頂端以下0.3公尺處,使每排縱向立柱結成整體。拱桿用鴨蛋竹固定在立柱頂上,用鐵絲擰緊。
蔬菜大棚型已推廣應用多年,是主要以直徑22毫米、厚1.2毫米的鍍鋅薄壁鋼管為大棚骨架材料的鋼棚棚型,棚寬6米,頂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壽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價10-30元,每畝建造成本7000-20000元。適合種植蔬菜、花卉等,缺點是棚寬較小,操作管理效率較低,冬季保溫性較弱。
蔬菜大棚的建造:⑴棚向。以南北向為好,如受田塊限制,東西向也可以,盡量避免斜向建棚。⑵規(guī)格。棚寬4-6米,長30-50米,高1.6-2米。建立大棚群時,應使棚間距達到1.2-1.5米,棚頭距離4-5米,有利運輸和通風,避免遮蔭。⑶放樣。在地勢開闊、非風口的地方,按照設計好的大棚長、寬尺寸確定大棚四個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個角均成直角后打下定位樁,在定位樁之間拉好定位線,并沿線將插竹架的地基鏟平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