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彈簧材料的強度很高,再加上彈簧成形時的變形很大,因此,對氫脆特別敏感,如不及時去氫,往往會造成彈簧的斷裂。為了消除電鍍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缺陷,改善彈簧的物理化學性能,延長彈簧的使用壽命,提高鍍層的抗蝕能力,必須進行鍍后處理,即除氫處理。除氫處理是在電鍍后,立即或者在幾小時之內(nèi)進行。將電
鍍后的彈簧在200~215°C的溫度中,加熱1~2h(或2h以上,如果時間過長容易產(chǎn)生鉻脆),即可達到除氫的目的。
除氫一般在烘箱中進行。除氫效果與溫度、時間、電鍍后的停留時間等有關(guān)。一般來說,溫度高、加熱時間長,鍍后停頓時間短,其除氫效果就好。故對彈簧除氫溫度選擇可高一些。
鍍鋅彈簧鋼絲:通常在成品尺寸進行熱鍍或電鍍,也有采用盤條酸洗熱鍍后冷拔到規(guī)定尺寸的。
油淬火彈簧鋼絲:根據(jù)需要可采用碳鋼或合金鋼,表面處理并冷拔至成品尺寸后進行淬火回火處理,這種工藝在汽車懸掛簧及氣門簧用鋼絲上用得較多,普通彈簧當然也可以用。
彈簧鋼絲是用于做彈簧或鋼絲型件的一種鋼絲。按照彈簧用途的不同,做彈簧所需的彈簧鋼絲都多種類型,
2、彈簧的化學保護層
利用化學反應的方法使彈簧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
以防止彈簧腐蝕。通常采用氧化處理與磷化處理。
氧化處理與磷化處理,成本低、生產(chǎn)效率高,一般彈簧制造廠均采用氧化處理,作為防腐蝕性處理。
(1)氧化處理鋼的氧化處理亦稱發(fā)藍、發(fā)黑、煮黑。氧化處理后,彈簧表面生成保護性的磁性氧化
鐵,此氧化膜一般呈藍色或黑色,也有時呈黑褐色。其顏色決定于彈簧的表面狀態(tài)、彈簧材料的化學成分和
氧化處理工藝。
氧化處理的方法有:咸性氧化法、無堿氧化法和電解氧化法。以采用堿性氧化法為多。
堿性氧化法是將彈簧放入溫度
140°C左右,含有氧化劑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氧化劑和氫
氧化鈉與鐵作用,生成亞鐵酸鈉和鐵酸鈉,再相互反應,生成磁性氧化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