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施工方法及操作
根據煤礦“預測預報、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規(guī)定,做到“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化探跟進”的綜合探測程序,并執(zhí)行探掘分離管理制度。我礦安排掘進工作面的探測工作任務。首先查看礦井地質報告,根據地質報告,初步掌握巷道地質條件,在掘進工作面開口處進行超前探測。將物探設備運至作業(yè)地點,采用鋼卷尺丈量測量定位的測點。進行井下超前探測,我礦使用的物探設備為武漢地大華睿地學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TEMHZ75礦用瞬變電磁儀和TEMJF50礦用隔爆兼本安型發(fā)射機(大功率)組合物探設備。通過多次脈沖激發(fā)場的重復測量疊加和空間域多次覆蓋技術的應用提高信噪比,應用于工作復雜、噪聲干擾大的煤礦井下水害超前預報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達到200米。數據采集過程中,克服了巷道局部積水、底板堅硬、供電接地條件差等諸多不利因素,通過增大電流、壓制干擾,多次檢測,加強測量等多種手段,采集到了可靠的資料。
礦井地震勘探技術
礦井地震勘探技術系指針對煤礦開采中的各種地質條件進行的淺層反射波地震勘探(包括巷道底板、側幫、工作面的反射波地震勘探)、面波勘探、槽波勘探、煤層折射波勘探等的總稱。從使用方法與波場源上來看,已經超出地面地震勘探的內容,統(tǒng)稱為礦井震波探測技術可能更加合理。井下地震勘探只能利用地下有限空間來開展工作,與地面地震相比,不受上覆松散低速層影響,礦井地震波頻帶寬、主頻高,對小斷層、煤層厚度、下組煤隔水層厚度探測十分有利。
礦井物探的優(yōu)點
一、節(jié)省采礦所需的資金、時間,確保煤礦開采過程中的安全與巷探、鉆探相比,礦井物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礦井物探是一項非接觸性的檢測方法,它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減少鉆探以及巷探的時間、工程量,而且還可以降低直接揭露瓦斯構造以及高壓水的危險。
二、礦井物探的方法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礦井物探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礦井電磁法、礦井地震法以及其它的物理方法。其中,礦井地震法主要包含了彈性波CT技術、聲發(fā)射與微震技術、巖體聲波探測法、瑞利波法、高頻地震法、折射地震法、橫向層波法等。